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写心得时,在心得的结尾,可以简单介绍未来的计划和目标,包括学习计划、工作目标等。怎么写出优秀的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这里给大家分享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篇1
周林香,上饶市玉山县仙岩镇吴家社区塘底小组村民。
她是一名坚强的农家妇女,丈夫早年离世,留下年迈病瘫的公婆和一对年幼儿女。多年来,她独自一人承担起赡养公婆和扶养儿女的重任。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意外,导致儿媳李小香瘫痪在床,她又挑起照顾儿媳的重担。曾有人劝说她放弃,但周林香却异常坚定:“嫁到我们家,那就是我闺女,无论多难,只要我还活着一天,便会照顾她一天。”22年来,她不离不弃、悉心照料,谱写了一曲婆媳情深的感人赞歌。
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江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篇2
学习了覃敏同志的先进事迹,让人感动和佩服。从她的事迹中,我们得知:从20__年,29岁的她就开始照顾30岁的丈夫和4岁的女儿。十四年如一日,覃敏同志一直守护在丈夫身边,期待他能早日康复;十四年如一日,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
覃敏同志是一位善良忠贞的妻子。她为照顾丈夫劳心劳力,日夜守护,每天付出。在她的精心照料和护理下,丈夫渐渐康复。她是市人民医院医生护士们公认的最会护理的家属;她是老家乡亲们心中妻子的楷模;她是我们维林人的榜样。
覃敏同志是一位贤良的母亲。她为女儿做榜样,用自己的坚强、乐观感染女儿。她对女儿教育也毫不松懈,如今女儿乖巧懂事,跟她犹如好友。
覃敏同志是一位很好的媳妇。她对公婆很有孝心,在她的尽心付出下,中风住院的公公得以康复出院。当公婆与别人聊起她时,总是毫不掩饰对她的赞赏,连夸她心地善良、称职担当。
生活的打磨,让覃敏同志成为一个思想成熟、心态平和的人。她以不抱怨的心态努力生活;她拥有温暖却又淡然、沉静却又自信的气质。
覃敏同志的坚持,以及对丈夫的不离不弃、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真爱令人感动。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华传统女性的善良、忠贞、坚韧和美德,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的事迹激励我们学着面对艰难,学着坚强乐观,学着去做生活的强者,学着去做一个孝老爱亲的人。
我相信生活不会辜负这么一位善良的女性,在此我要衷心祝福覃敏同志一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日子越过越好。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篇3
晓惠,女,布依族,1961年8月生,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服务中心退休职工。
-年以来,余晓惠悉心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侄子以及体弱多病的母亲,默默地为家人付出,用弱小的身躯扛起家庭的希望。
-年,妹妹和侄子均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余晓惠带着他们四处求医,她几乎花光所有积蓄,并欠下债务。
为了省钱,平时她就着酸萝卜吃饭;在街上看到有被丢弃的纸箱,会不顾旁人眼光捡起来,积攒之后当废品卖掉……就这样,她节衣缩食,苦苦支撑着这个家。
-年,余晓惠年迈的母亲一病不起,瘫痪在床。她不仅需要照顾妹妹和侄子,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虽然生活愈加艰难,但她没有退缩。余晓惠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早起床做好饭,照料妹妹、侄子吃完,然后到母亲床前照料,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
因为久病在床,母亲身体常感不适,她找来按摩书籍,自学按摩手法。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会为母亲按摩,缓解母亲的不适症状。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卧病在床近6年的母亲直至-年去世,都从未长过褥疮,床上、身上总是清清爽爽,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余晓惠不仅关爱家人,还乐于助人。她捐助困难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抗疫捐款捐物,是邻居眼中的“热心肠”。
余晓惠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篇4
最近一段时间,在全国上下掀起了评选道德模范的热潮。社会上树立了一批被人民认可的道德典型,我们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好好学习,提高自身的认识,端正对社会的认识,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道德有着多元的标准,比如爱国、宽容、厚德,也包括孝道都应该是传统美德的体验。很多民族都有宗教信仰,而有人说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信仰,现在中国社会上被物质浸染后,人们的信仰被倾向于了金钱和权利,这样的人是很可怕的。这样的人生没有指示灯,会失去方向,变得迷茫。而我们要说,中国人除了有悠久历史中所一直存在的宗教信仰外,在现今社会,我们的民族,我们广大人民心中更有一种自身存在的优良传统和道德指标,更多的民族英雄就是我们大家的楷模,他们身上所存在的优良品质就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楷模有千千万万,他们不一定是地位很高,多金富有的人,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们平凡得就如身边的你我他。就是这些平凡的人,在他们平凡的人生中,他们对待自己的工作鞠躬尽瘁,对周围的人甚至陌生的人无私奉献。他们把平凡谱写成了不平凡,从平民英雄上升到我们心中的道德楷模。
我们现在正在提倡要创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首先要有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每天发生的很多小事,我们没有在意,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符合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许许多多小事,恰恰表明人心向善是我们社会的主流,甚至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一个人从小心目中的道德楷模可能有很多很多,有的是从书中知道的,有的是在影视作品中了解的,但哪一个人物给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震撼,才能对你的实际生活有所帮助,而社会这次再次掀起道德楷模的学习,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激励和启发,让我们常常去敲敲心灵的门窗,问问我们自己做的怎样。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行动诠释了“真爱与无私“;高淑珍用单薄而坚强的肩膀挑起了“炕头小课堂”;天使何玥捐献器官延续了三个人的生命……他们有着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但平凡的背后,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坚持,那不平凡的勇毅。让我们认识到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相互支持的,道德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的.是他们的爱与付出让奉献与感动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让道德的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人间。
作为普通的教师,人们常说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敢用这样高尚的头衔去称呼自己,但我们知道自己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那么道德标准在我们心中应该看得更重,让我们的一举一动成为自己人生历史上的美好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篇5
一年一度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总能让一大批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走向荧屏,走进公众,引发全社会对当前社会道德纲常、传统美德、社会和谐、人际关系、信仰导向等问题的思考。在这些自发深入的思考中,人们启迪智慧,接受教育。
这些道德模范,或展示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怀;或弘扬了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或延续了以诚待人、守信践诺的传统品格;或诠释了敬业奉献、勤勉做事的职业操守;或践行了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人们在欣赏他们的同时,也会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摆脱理欲纠缠、打破利义冲突,而义无反顾地选择坚守和孤独?纯粹的道德是完全抛去外在利益算计,出于康德说的“道德律令”的自觉自愿行为,以利益诱导或强迫的方式推行道德,哪怕是出于公心公利,也会违反道德要求,走向道德的反面。道德的真正作用不在行为引领,而在心灵启示,这些道德模范,就是用自己的道德行为,点亮了每个人心灵之灯,让我们明白,世界上有一种穿透时空的壮丽,有一种流传千载的温暖。
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道德、规则约束力下降,浮躁、功利传播力增强,以市场交换为原则,更多的人把目光盯在自身利益上,更多的人在用言行践踏道德的崇高圣洁,当我们打开了利欲之门时,也就关闭了欣赏阳光彩虹的窗户。人是精神的存在,在物欲的满足中,最终得到的只能是内心的空虚和怯懦。社会需要道德点缀,人生需要道德引领,心灵需要道德浇灌,道德是社会的彩虹,是人生的雨露,是心灵的花朵。只有在道德的国度,社会才是和谐稳定的,人们才是幸福美好的,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只能以道德为载体。这些道德模范彰显了人间大爱,展现了人性大美,感动了全社会,温暖了全中国,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行为的昭示和引领,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拯救和希望。
用道德点亮心灵之灯,就是要正视道德的价值,坚守道德契约,还道德崇高圣洁的地位。用心感悟这些道德模范,用心感悟这些平凡的人和事,在心灵深处开启一扇窗,点燃一盏灯,用人间大爱,诠释生活的真谛;用人间至善,显示超凡的勇气,无论天荒地老,无论沧海桑田,用我们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