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旅游学习心得
心得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优秀的创意旅游学习心得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创意旅游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意旅游学习心得篇1
本学期我选修了《人类视觉下的旅游管理与开发》这门课程,经过八个周的学习,了解了我国诸多地方甚至外国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旅游知识,大大的拓展了眼界。现在学习即将接近尾声,我深深感受到这门课使我收获很大,我更加了解了与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的地理知识,获得了相关的旅游知识和技能,对相关的旅游政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认识到现实世界中的人类旅游生活与自然现象的关系感触颇多,更是激起我想外出旅游的浓厚兴趣和向往。
回想着这八个周的旅游知识学习,感觉一切都历历在目,眼前总能浮现出老师给我们播放的与旅游风景宣传片、图片、视频以及一些同学介绍的他们的家乡的一些独特风景及美食。通过宣传片使我们接触到了各种文化,领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从而体验到人类丰富的精神享受。在课上老师细心地讲解让我有了视觉上的享受,在这个小小的课堂上,领略到各地的风光,想象自己就置身其中,感觉上旅游课就像是一次免费旅游。老师给我们讲解很多省份的热门景点,让我发现大千世界的美,让我感受到旅游的魅力,大开眼界。其实,很早以前就想独自一人出去旅游,可是,总是在计划着去哪儿的时候被各种各样的琐事所羁绊,只能以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来说服自己,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要外出旅游的决心更加坚定,我想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去欣赏那些凝聚了古人智慧的文化古迹,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开阔视野,丰富自身内涵。
平时室友们聊到某个地方的美食,美景,独特文化时,我总是哑口无言,扮演者倾听者的角色,瞬间发现自己的见识好少,视野很窄,心里就想着,一定要出去走走,希望在以后和朋友聊天时关于旅游的话题也不再会只是一个倾听者,而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发言者,能和同学们分享我所发现的美。目前我还处在学生时代,可能暂时实现不了去很远的地方,但我可以去我们周边的地方,作为一个贵州人,居住在一个少数民族居多的省份,去感受各种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也是一种视觉和听觉享受。在学习旅游知识的过程中,让我重新认识和了解了贵州,增加了我们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发现了贵州的独特之处。
当你因为学校的学习繁重,内心烦躁,思绪凌乱,信心缺失,或者是遭遇种种不幸的事情时不妨去旅游,你慢慢的会发现旅游的魅力,专心的欣赏路边的风景,能使你浮躁的心静下来,使你的大脑很清晰,想想自己最近的人生轨迹,总结自己的收获与失去,总结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你会发现自己在意的那些事情是多么的可笑,所遭受的挫折是多么微不足道,不要总是消极,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也就是说,旅游,其实就是一个另样的人生。旅游的途中,行走在路上,身边的人和事会让你看到自己的生活状况,也会让你更好的理解这个社会的现状,让你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更加透彻自己的心扉。用旅途特有的心境去思考,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规划自己的未来,找到自己生活的信心。旅游不一定非要去名山大川,不一定非要到历史名城。作为学生,如果长时间呆在学校,视野很窄,就会感觉很压抑,只要走出校门,哪怕只是周边的景点,只要行走在路上,都是旅行。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趁着我们还在读书,还有很多空闲时间,出去走走,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创意旅游学习心得篇2
这次参加东江纵队后代东战役红色之旅,沿着先辈们北上战斗的足迹,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微山湖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等,缅怀那些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这些纪念馆,是一座座历史丰碑,它记载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宏伟历程,它焕发出凛然正气,永远激励我们这些子孙后代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而努力奋斗。
我的父亲,当年服从组织安排留下坚持战斗,东纵北撤后,他们远离部队主力,在敌、伪顽固夹击的情况下,紧密依靠群众,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英勇打击敌人,深入开辟敌后战场,激发人民抗战热情,使部队不断的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肩负着祖国承前启后的重任,为国家的发展壮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过去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当前党中央提倡要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小康、和谐社会。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作为东纵后一代人,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东纵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在 党 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继往开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雄伟目标而奋斗不息。
这次北上之行,非常有幸的认识了许多兄弟姐妹,虽然大家都刚认识,但互相之间的友谊、关心、关爱令我感觉回到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有了困难大家互相帮助,尤其是我们的领队廖晓玲队长,在这次旅途中,对工作很细心、认真、负责。当知道我胃痛时,及时给我送来胃药,过后还打电话关心问候。还有李爱萍同志,怕大家北上水土不服,及时送上了消开爽。张小中同志,为了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沿途一路当兼职摄影师,不厌其烦的帮大家拍照留念。陈叶卫大姐,身体不好,行动不是很方便,但也一直坚持克服困难,跟大部队行动保持一致。还有很多的好人好事,就不一一道来。
这次活动给大家带来很多的欢声笑语,令我记忆犹新。期盼下一次的相聚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美好的回忆!
创意旅游学习心得篇3
作为地科专业的学生,倾向主修人文地理,而中国旅游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必修科目,选修中国旅游地理,提前了解其相关的信息,认识祖国大好河山,既有利于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又能得到相关专业知识。
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见识过桂林的山奇水清、桂林人的淳朴善良,领略过深圳的集世界之窗、中国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和欢乐谷于一身的华侨城和阳光沙滩的大梅沙,感叹过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过人工的奇思妙想,一直在疑问,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去评价我所看的瑰丽之景呢?
在中国旅游地理学中,第一次接触到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了解到它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基本方法,结合自己的浅浅阅历、不足经验和旅游经历,心里萌发了用定性评价方法——“三三六”评价法去评价印象中华侨城和大梅沙。“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大条件。
三大价值即指风景资源的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分析景观的艺术特征、审美特征、以及能否确保旅游者能得到美的享受。大梅沙,位于大鹏湾畔的海滨公园,1800m的沙滩,椰树林立、花草鲜艳的太阳广场和月亮广场以绿冠盖的观景长廊相连接,形成人工与自然融合的美丽画面,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感叹人工的无穷能力。锦绣中华,中国内地第一座人工旅游景区,中国84个最具代表的名胜古迹按1:15比例建造,融华夏五千年历史于一园,孕育的历史情怀、人文气息熏陶着每一位旅游者,看着浓缩版的中国河山图,不仅领略了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的等各色各种的旅游资源集于一身的名人名事,典型建筑和自然风景,而且体会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快感,同时得到充足的精神补给。中国民俗文化村,选取中国21个民族的24个村寨景点按1:1比例建造,欣赏了各民族的服饰、分享了
各民族的特色食物、观看了各民族的民族文艺表演、观摩了独具一格的古朴民宅,站在各民族的汇聚的大宅里,顿时觉得自己与各民族兄弟姐妹手牵手在一起,祖国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历史文化价值由此可见一斑,肚子里的中国民族文化知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欢乐谷运用现代休闲理念和高科技成果兴建而成,过山车、丛林冒险等惊险刺激的环节,在某些方面锻炼了人的胆量和勇气,同时这些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人工设备,体现了一定的科学价值,而其中的亚洲第一座四维动感影院,更体现了中国影视硬件设施的技术高超性。
三大效益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是指旅游资源对人类智力开发、知识储蓄、思想教育,以及旅游者对风景资源地的社会意识所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的功能;经济效益是指预测风景资源开发利用后能否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应是指风景资源的开发是否会对环境、资源造成破坏。呈现民族风情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展现世界名景胜地的世界之窗,包含中国名胜古迹的锦绣中华和集聚现代休闲娱乐理念的欢乐谷,不置可否地为深圳带去了可观的的经济效益,而且,当地居民的文化内涵、文化视野和文化认知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提高是大势所趋的。
六大条件是指旅游景点的地理位置和进入性,景象景点地域组合度、旅游地基础设施、自然条件、旅游坏境结构和市场客源条件。华侨城和大梅沙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名胜缩影”的锦绣中华和“世界名胜缩影”的世界之窗为主,穿插着民族文化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现代休闲娱乐理念的欢乐谷等景象景点地域组合,形成了良好的旅游环境结构,符合了旅游资源的六大条件。
总之,通过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学习,我懂得用专业的眼光,去揣摩所见之景,从专业角度,去欣赏见过的人文、自然之景,也懂得了用专业知识去看待领略过的风景和建筑,同时,我深深知道一个道理:学寓于游,游实践学。
创意旅游学习心得篇4
3月份我很荣幸被评为优秀员工,奖项是外出旅游。4月24日终于迎来了这一天,心情激动无法言喻,从未去过北京的我,对这一次旅途有几分憧憬,几分祈盼。
我们一行七人,旅途是1天,23号晚上我们准备好了衣物和少量用品,21:00从店里出发到沧州,24:00从沧州到北京,到达北京已经是凌晨4:00了。当时心里已经没有当初的激动,只用一个字来讲就是一个“累”,我们基本上整宿都没有睡觉,还没有玩就已经疲惫不堪了。
第一站是天安门升国旗,广场上的人真的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当国歌奏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当时的疲惫已经忘却,心里激动澎湃,看着我们的解放军战士那整齐的步伐,英勇的身姿,让我们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鸟巢和水立方,以前总是在电视上看到,很希望自己亲眼体会一下,当它呈现在你的眼前的时候,它就像一件艺术品,让你离不开眼,不论从形象、感观上都给人以心灵与视觉的冲击,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顽强的中国人用他们的思维、智慧打造了这个又一被世人瞩目的奇迹!
最后是动物园和海底世界,各种奇珍异宝都迎来我们几个顽皮孩子的尖叫与好奇,我们不停的拍照片留念,只为了记录下这一切又一切的新奇与美好,我们不愿停下疲惫的脚步,这里的人、事、物都是那么的奇妙,等待我们去挖掘,流水的时间冲淡了匆忙的脚步,到返程的时间了,坐在大巴上心里默念“北京我来过,北京再见”
这一旅程真的让我们反差很大,感谢酒店领导给我们这一次机会,我会更加努力工作。
当我踏上旅游车的时候,我心里万分的激动。车一路行驶着,我的心雀跃的像只小鸟,我们的终点是我们伟大母亲的心脏——北京。
首先到达北京5:20看升国旗,这样的场景只有在电视里看到过,而现在的我身临其境,那么在乎升国旗的那一刻我全神贯注,心情非常的激动,看着国旗缓缓升起,听着激动人心的国歌,我真正的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中国——我爱你!你是我永远的骄傲。接着又来到了“鸟巢”看到20__年举行奥运会的地方,踏实如此壮观,太美了,我已深深的陶醉其中,水立方你是如此美丽,一切都是那么美妙,看到这么多壮观的场景,我才真正感受到中国是如此伟大,中国人是如此伟大,真想都把它搬到家里,呵呵,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拍到照相机没电,也难以表达我对中国伟大建筑的赞叹,时间过得好快,该回去了,不想走。人在回去的路上,心却留在北京,真的要谢谢z鱼港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可以看到这么壮丽的景象,让我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我会更加努力工作为伟大的中国母亲奉献出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加油!
4月23日晚9:00,我们同事7人乘车去往北京,一天的旅程,时间比较紧张,但大家每到一处景点,感触很深,怀着一颗期盼的心来到的广场。她饱经500余年的风雨沧桑,具有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及内涵高度浓缩了中华古代的文明,记录了中华民族不惧流血和牺牲,写下中国诞生的辉煌一页,是中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广场的人来自四面八方,人山人海,你挤我拥,目睹了国旗升起的威武及庄严的一刻,但遗憾的是,国旗是伴随着国歌的录音回放在徐徐升起。当我看到国旗时,她已升到旗杆的三分之一了。一面国旗凝聚了多少烈士的生命,为了后人的幸福,他们洒下了热血,让民族仰慕、敬佩。做为一名公民,我们以国为荣,多为社会做些贡献,多为七届尽责,多发挥自己的余热来给别人温暖,带着激动地心情,我们奔向了“鸟巢”,临近她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庞大的建筑,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我们在这座希望的奥运会主体育场留下了我们的梦想、憧憬、感慨及笑容。用相机捕捉那瞬间的天使般的笑容,用相片回味那时的心情。看到大家开心的时刻,我也忘却了自我,像飞蝶似的四处奔跑,忘却了所有的疲惫,加快步伐及速度接着参观水立方、动物园、水底世界。一天的旅程就匆匆的结束了。感谢企业为大家提供这次机会,让大家在兴奋中抛开了工作生活中的疲惫,让大家轻装上路,在以后的工作快马加鞭,全力以赴。
创意旅游学习心得篇5
为学习借鉴台湾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经验,省旅游局应台湾乡村旅游协会的邀请,组织“乡游台湾”交流团21人,于9月26日至10月3日,赴台湾考察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台湾发达而成熟的乡村旅游经验,对促进我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在台湾,乡村旅游一般称为观光农业或休闲农业。目前,台湾乡村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共开放乡村旅游点(休闲农场)3700余处,其中,有休闲农场1244家、民宿1856家、休闲农渔园区超过300处、观光果园385处,台湾近几年乡村旅游年接待量达4000多万人次,既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台湾农村的土地大幅度增值,因为有很多游客往来,农产品完全可以地产地销。随着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的开放,台湾的休闲农场也吸引了众多个人游游客前往参观、体验。据介绍,台湾的休闲农场的最大特点是注重游客的动手体验,游客可以亲手去农场里采摘蔬菜、水果,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本次交流团重点考察了头城农尝池上米乡休闲农业区、石棹民宿、阿里山茶区和大湖酒庄等景点,这些景点基本反映了目前台湾乡村旅游现状。
二、台湾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台湾早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是以农业为基础,依靠农业的积累支持工业发展并带动其他产业腾飞。随着岛内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台湾农业至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明显的停滞、萎缩状态,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迅速减少,并面临诸多问题,如农业生产规模过孝农民收入偏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为了使农业走出困境,提高农民所得,台湾加快推进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于是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为主要特征的乡村旅游在台湾逐步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开始出现通过开放成熟期的果园,使之成为既可让游客观赏美景,又能让游客采摘、品尝、购买新鲜水果的观光农园。随后,其他类型的农园如茶园、花园、牧尝渔场相继向游客开放。80年代后期,观光农园向内容更丰富的休闲农业发展。90年代初,由农户提供土地供市民参与耕种的市民农园开始在台北出现。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大地震,对乡村民居破坏极大,台湾结合灾后重建工程,采取资金补贴方式,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旅游,这也是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的分水岭。为了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1983年台湾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1999年出台《休闲农业发展办法》,2001年出台《民宿旅游管理办法》,使乡村旅游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
三、台湾乡村旅游景点种类
目前台湾乡村旅游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农业公园。指按照共同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农尝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如大湖酒庄,将草莓园景观的观赏,草莓的采摘、制品如草莓酒、草莓果汁、草莓冰淇淋、草莓大餐等,与草莓有关的品评、写作、绘画、摄影、体验、竞赛以及与季节、庆典等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以草莓为主体的系列旅游产品,不仅提高了景区综合竞争力,还成为吸引客源的一大亮点。
二是教育农常是农业多元化发展后衍生出来的体系之一,是兼顾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如埔里台一生态教育休闲农园,面积50公顷,园内有庞大的蝴蝶园、昆虫生态园、水上花园餐厅、花屋、光合广尝仙人掌生态区、押花生活馆等休闲观光区、生态区、体验区、民宿区,可供游客在休闲观光、体验中学习了解花卉、苗木、昆虫等相关知识。同时,园区内还配套建设有民宿屋以及大、中、小型会议室,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是商务、休闲、度假的好场所。
三是休闲农常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种植区。农场内提供的休闲活动内容,一般包括田园风景观赏、农业体验、童玩活动、自然生态解说、垂钓等。如头城农常头城农场位于宜兰县头城镇更新路,倚山面海,面积约100公顷,其中约有50余公顷是桂竹林,另外还种有马拉巴栗、茶花、龙柏、枫香、山樱等林木,农场内有平溪、桃子林溪以及当地人俗称的“大溪”等三条溪流,农场内以农舍为主体民宅活动区则是农场的大本营,提供住宿餐饮,露营区和鱼池也供游客野营、野炊及垂钓。
四是民宿农庄。民宿是台湾住宿业中的一种,我们内地称为“农家乐”。台湾民宿有独特的性质,比如独特的建设造型和气质、主人的亲和力和精致舒适的房间布置,以及纯粹田园式的居住环境,乡村美味餐点,使其成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指标。到台湾住民宿,是为了纯粹体验民宿而不是到该地区专门观光。台湾民宿为游客提供了与大自然对话的窗口,使久居都市的人们能够在这里接受大自然环境的洗礼、观察自然景象、倾听蛙鸣鸟唱。
四、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经验
一是政策大力支持。台湾为规范发展休闲农业,专门制定了《休闲农业辅导办法》,经核准的休闲农场,在经营上享受优惠政策。
二是布局规划合理。休闲农业是综合利用当地资源,由农业延伸至服务业的新产业。台湾的农业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如彰化、云林、台南、高雄、屏东等。台湾在发展休闲农业方面,一般由当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从而能够更好地发展区域经济。台湾主要规划推动“一乡镇一休闲农业区”的发展模式,并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筹建步行道,与民宿、观光农园结合,进一步推进了农业产业转型旅游业。
三是创新经营管理。首先,由协会或农会统一建设相关网站,方便游客获取信息。台湾的休闲农业网站,主要内容有:新闻发布、景点介绍、游区地图、旅游线路推荐、住宿餐饮服务、留言系统,乃至网上订房、订门票服务等内容。通过这些信息,游客真是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了如指掌”。其次,重视分工合作,强调同一地方的联合。台湾游相当一部分休闲农业已经实现了企业化,或是不同服务领域的分工合作,实现了观光、休闲、体验、教育、住宿、餐饮和娱乐的综合发展。这比起许多所谓的乡村旅游中的小而全,家家户户开展雷同的服务活动,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第三,产品经营多样化,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相结合。休闲农业能够提供的产品,除了实物的产品,还有奇观、氛围、风景和主题等“情景消费”的产品,这也是休闲农业吸引众多游客眼球之处。
五、几点启示
一是与生态结合,顺势发展。在台湾考察1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几乎没有发现一处豪华建筑,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较多的都利用现存的农业生产用房、棚舍等相关设施。设施配置兼顾农业生产和旅游需要双重功能,人为造景较少,但却都经过精心设计,给人一种自然、朴质、整洁、卫生、花钱不多的感觉。游人在景点就会产生一种置身于清新、安静、优美环境之中的感受,体会到原生态的乡村环境的震慑力和吸引力,这是乡村旅游生命力的真正所在。我市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应借鉴台湾的发展模式,避免过多的人为造作景观。
二是与农户结合,引导发展。台湾乡村旅游项目一般都有当地农民自己出资建设,很少有外来企业介入。但农民出资建设景点,一般都通过协会、农会及农民合作社组织进行。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拓展农业功能,争取农业叠加效益,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台湾乡村旅游协会理事长、暨南大学休闲管理系主任郑建雄教授认为,无论是乡村体验,还是生态体验,都是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的主题,但核心是为农业增收、为农民增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