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简短
心得通常是指个人在参与某种活动、学习某个知识点或完成某项任务后,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写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简短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简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1
通过学习《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班级问题时的不足。这本书描绘出幼儿教师最寻常的教学生活。书中每一个事例都回放着我们每日工作的点滴瞬间,仿佛自己走进了教室,看到了活泼可爱、机灵调皮的幼儿们,见到各种家长和在幼儿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之前,自己觉得每天和幼儿打交道,有时还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认可。受负面情绪和不同态度的影响,有时会失去耐心,偶尔就会抱怨。可当我读到17页中“幼儿班级管理应保持积极的态度”时才知道经常抱怨意味着自己对班级管理工作感到倦怠了。需要用某种“情绪调节法”来重新激发自己的斗志。因为做一名成功的幼儿教师关键是要悦纳幼儿,享受与幼儿在一起的每一时刻。
书中呈现的都是真实生动的事例,很多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阅读此书我感受到的是作者传递的爱的暖流,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对幼儿们浓浓的关爱。我们只有摘下师道尊严的面具蹲下身子和幼儿交谈,用无私的爱去贴近幼儿的内心世界,读懂幼儿行为背后的意义,才能真正的了解幼儿、关爱幼儿。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只有拥有包容的心态才能在与幼儿的相处中体会到快乐。当家长不理解或不认可自己的工作时,我们可以走进幼儿的家庭,倾听并理解家长,这样就会发现换一个视角问题就可能会应刃而解。
学期初,首先要定好计划,要和班级管理的各方面准则结合起来使用。最重要的是与幼儿在一起时要有耐心,要关心他们,要认真约束自己。时刻以榜样的形象、友好的态度来呈现自己。那么幼儿将乐于把老师当成模仿的对像。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只有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才能减少班级问题的发生。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要耐心地聆听理解幼儿的感受。并以积极尊重的态度回应他们。同时会感觉到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是不对的。
读完这本书,我内心觉得十分充实。觉得有一种力量在支持我继续坚守幼教工作,爱岗敬业。每天与幼儿在一起和他们一起体验并经历伤心时的郁闷、开心时的快乐,陪他们一起成长。
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2
进入高三,时间便象插上了翅膀。还没有回头望,期末已经到了眼前。印象中,才放三次假,高三半程的日子就成了历史。又值期末岁末,蓦然回首,几个月来的工作,仿佛就在昨天,一幕一幕、清晰依旧。从接手七班,就充满挑战,其间几多辛酸、几多付出,今天想来,仍历历在目。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我知道,善于播洒希望的老师,才能迎来丰收的喜悦。我用我的七班去实践,一学期来,有辛苦、有收获、有经验、有教训、有得也有失,在此一并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加强常规管理,培养健康集体
高二时的七班,班风涣散,人心浮动,缺乏榜样和热情,毫无凝聚力。学生苦恼,老师厌烦。接手七班,我从激发学生信心出发,加强常规管理,严肃纪律,营造班级灵魂。
1、严格考勤、加强班级管理。早、中、晚,及时到班,察颜观色,督查学习。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事无巨细,注重落实;哄过骂过,恩威并施。
2、研究学生、有的放矢。沟通课任老师,访查学情,选贤任能,寻求帮手,齐抓共管,广结人缘。分层次了解学生,知其优缺点,谁爱学习,谁爱捣乱,谁爱运动,谁爱发呆,谁好说话,谁内向,谁活泼,谁早恋,一一弄清。选聘责任心强、敢于出头的班干部,给予充分的支持力和话语权,大力营造班级新秩序。树立学习典型,传承榜样力量,大张旗鼓的扬正气、树学风。
3、分类谈话,分层要求。按学情,逐个谈话,表扬优点,指出不足,确立目标,分类要求。短期目标,一月一落实,靠月考成绩说话,侧重诺言荐行。后进生,各个击破,制定易实现的小目标,及时反馈,当面表扬。
4、传授方法、授人以渔。强制与监管,管一时而不能管一世。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志品质,传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将是他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5、利用班会、锤炼意志。利用主题班会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习惯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经验交流、学法交流,既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促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
二、以学习为中心,以基础创氛围
1、建立秩序课堂。引导学生理解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听讲,认真笔记,认真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狠抓作业落实。今日事今日毕。不把作业留到明天,独立完成作业,严禁抄袭作业,奖勤罚懒,以严为先。
3、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自选对手,决胜月考。竞争成绩,相互攀比。
三、注意心理辅导,加强学法指导
学亦有法,学无定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要求学生找出一种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断完善。加强学生心理辅导,使之拥有一个乐观向上自信自立的好心态。
总之,一学期以来,通过七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七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风班风、月考分数、学习习惯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我深深的知道,高三重担,还在后面,任重而道远,我仍当辛勤耕耘,精心谋划,上下求索,汗水播洒处,花开会有期。
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3
对于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是最重要的事。班级管理好了,其他的一切都有希望。我是第一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内,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不易。
在网上学习了班级管理这一章节内容,我获益匪浅。下面针对其中的班干部选择,讲讲我们这个班级的故事。
我带的班级是三年制普通中职学生,所学专业为服装。由于进校时普遍的中考分数很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班级管理的难度不小。班级中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性格上较为自我,易冲动,自主性比较差。第一学期初进校,同学们相互间都还不熟悉,在班会课上选班干部时都没有人站出来选举,因此我只好指定了各个岗位上的班干部人选。由于初为班主任,在这方面没有经验,很快班级里就出矛盾了。
在半个学期过后,在一次批阅周记时发现很多同学都要求换班长。从周记中同学反映班长做事不公正,很多时候没有以身作则,没有班长的榜样作用。有一小部分和班长比较要好的同学似乎得到班长的庇护,为此另一部分同学更是和班长闹起了矛盾,寝室的卫生和纪律等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一度有苗头要发生打架的事情,幸好楼下阿姨发现早,及时通知我,并做了处理。在学校安排的“小红帽”活动中,班干部的作用也发挥得不是很好。由此看来,最初的班干部选择不是很恰当啊。
参加了班主任培训的网上学习后,我分析班级的人员组成,了解同学们的心理想法以及他们的期望,在第二个学期刚开始的班会课上进行班委的重新选举:先让学生自我推荐班委候选人,组织全班同学们来投票选举班干部,要选有头脑、有能力、有吃苦精神、有自信心、有主人翁意识的人,通过民主评议,推选出班委成员。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有工作热情,责任心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工作魄力。班委会成立之后,尽快使他们熟悉自己的岗位,明确自己的职责,每周末,我要求召开班委例会,每位班干部总结自己的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我进行讲评。在讲评中,我侧重表扬,突出教育,重点是给予指导。这样,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
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4
小学生大多具有好奇、争胜的特点,日常行为有多重表现,一方面是爱说、爱闹的,自控能力差,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好胜心强,喜欢跟别人争高低,想当第一,这也是管好班级的有利因素。因此,我就将其日常表现纳入量化管理,还特制了“谁最行”和“哪组最棒”两表分别张贴在墙上,进行个人比赛和小组比赛。这样不仅提高管理效力,而且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分项定分。就是把同学们的日常行为表现分为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等若干项,对每项内容提出具体要求,给定分值。
职责明确。全班分若干学习小组,设立两名值周班长,轮流值周。各小组长考评本组成员(包括班长在内),值班长考评各小组长。这种带有监督特征的分层管理,能促进班级建设良好循环,达到全面管理每一位学生之目的。
定期通报。每周班会,班长通报各小组总得分及排名情况;通报本周个人得分最高的前十名学生,在班上加以表扬。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调动这部分同学的热情,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是树立良好班级的关键。在班级管理中,我建立新型的干部选任考评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实行竞争上岗,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竞争的机会,鼓励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的建设和管理。具体做法:
民主推举,竞争上岗。在学生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推举方式,让学生提名心目中的带头人,亦可毛遂自荐。然后由提名者和自荐者做竞职演说,阐明自己对担任班干部的态度、适合担任的角色,以及干好本项工作的计划、措施、等。最后投票表决,当场宣布结果。学生对这种民主推举、竞争上岗的方式心悦诚服。这样选任的班干部,对班级工作的顺利展开十分有利。
定期考评,吐故纳新。对当选的班干部一月民主考评一次。考评内容:(1)工作态度是否认真、积极、负责。(2)工作任务完成情况。(3)自身素质修养。考评后,对落选的同学认真作好思想工作,注意调动其的积极性,鼓励再次当选。这一管理机制的建立,就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受锻炼,使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到普遍提高。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表扬和鼓励是激励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点燃他们努力奋进的星星之火,鼓足他们放飞希望的勇气。我的具体做法是:
设立奖项,实行全方位鼓励。每学期设立各种奖项,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给以全面评价和鼓励。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上进心,推出优秀,树立榜样,找出差距,不断改进。
定期评奖,采取不同形式给以鼓励。例如:表扬信;奖励学习用品;在黑板报上给以表彰等。
除此以外,我还会经常与科任教师互相沟通,了解同学们在各科的表现和情况,遇到问题的话,就一起商量,力求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简短篇5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既能管得住,又能放得开;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做到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下面,我就班级管理工作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以“严”为出发点
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纪律。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所以,在建设班集体之初,班主任应与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班规。班规一经制定就要付诸实施,说到做到。执行班规要以“严”为出发点,重抓典型,例:针对学生痴迷于电脑游戏,在课堂上偷看游戏软件书,课下谈论游戏闯关,甚至逃课去网吧玩游戏等荒废学业的问题,要严格管理狠抓不放。在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原则,公平、公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使学生心服口服,自觉接受教育。
二、以“勤”做保障
“勤”就是要“腿勤、嘴勤、手勤”。“腿勤”即班主任要坚持到岗。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了解他们行为的目的,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这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嘴勤”即教育在前。班主任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对班里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抓住要害事先分析,讲清,适时引导,力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手勤”即班主任应言传身教,示范在先,做出表率,今天该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良好习惯。
三、以“细”为基础
班主任在任何时候都要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班级中小团体的情况,如组成人员的变化、核心人物的心理等,同时还要了解班级大部分成员对这些小团体的评价。班主任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细心地做好小团体核心人物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创造良好的情感气氛。同时班主任要冷静地分析大家的舆论,如果某小团体的活动影响了其成员的学习、健康,班主任就必须及时地提出明确的要求与必要的限制,向他们说明道理,对少数不良现象要采取果断措施。
四、以“放”为动力。
“放”是根据主体教育的思想,逐步建构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和谐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敢于放手,敢于给班干部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同时,要协助班干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踊跃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诸如校纪班规的落实、文体活动的开展、班级财产的保护与维修、座位的排定等,均可放手让班干部组织全班同学自己开展。班主任应多引导、少限制,让自己从居高临下的指挥者变成班集体中的普通一员。
五、以“抓”为突破口
“抓”就是要抓方向、抓原则。如道德情感、行为规范、学习目标和班风班纪等必须要抓,而且要常抓不懈。“抓”重在“严”和“勤”。“抓”不是要教师面面俱到,也不是要教师搞一言堂和包办代替。“抓”而不放,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放”不是不管,不是放任自流。如果“放”而不抓,将导致班级的无序和混乱。
因此,要做好班级工作,班主任必须抓放结合。同时还要注意“度”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中,表扬和批评都要“抓”,但表扬不能滥用,不然学生会不以为然,应恰如其分地表扬,对学生个人来说,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其他学生来说,可以之为榜样,向他看齐。同时,批评和惩罚也要有个“度”,尽可能不要在众人面前严厉批评某个学生,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如果把握不好批评的尺度,学生会认为老师讨厌他们,从而与老师越发疏远。所以,班主任只有在抓的同时注重“严、勤、细、放、抓”的结合,把话说到点上,把检查落到实处,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