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说明文的作文
冬至的说明文的作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冬至的说明文的作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冬至的说明文的作文(精品5篇)】,供你选择借鉴。
冬至的说明文的作文篇1
当香味袅袅升起,灶火渐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汤圆啊!那甜甜的,黏黏的,热气腾腾,幸福满满的汤圆呀,满是我们同学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
今天是冬至,学校竟然安排我们做汤圆,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开心极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学校里做汤圆。
老师先帮我们分好糯米团和麻心,再把我们每8人分成一个小组开展活动。好,汤圆开做啦!我们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球,然后压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饺子一样,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圆球。当然,我遇到了问题--总是不能把汤圆搓圆,总是有一个一个的“小尖角”。装着馅的汤圆里头似乎有许多调皮的小人,像是把脚一只一只翘出来,形成一个一个尖尖的角,真是难看。哎,都是软软的糯米粉惹的祸,任我们怎么努力搓都没用。
后来,我干脆等“汤圆们”干一点了,硬一点了再去搓,里面的“小人”安心了,不会再动了,真是“软的不服,得来硬的”!再看看其他组的同学--瞧,有的同学把馅放得太多了,结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学没放馅,汤圆就成了“实心球”。施捷仁同学在做的时候,禁不住鲜美的麻心馅的诱惑,往嘴里一点一点的塞,引起了同学们阵阵笑声。
一节课过去了,我们的汤圆做得差不多了,一个个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像“孩儿兵”排着队伍等队长检阅呢!做好了,当然少不了吃这个环节。嗨,热气腾腾的汤圆来啦!汤圆冒着热气,在盆里等待我们品尝。“咦?这汤圆汤的颜色怎么跟在家里吃得不一样?”哦,是汤圆的“馅漏”了!后来我们知道,原来“罪魁祸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个“黑煤球”汤圆,外头是馅,而馅的里头才是糯米粉,所以,我们的汤圆汤全被它“污染”了。
虽然汤圆包得不是很好,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热热的、亲手包的汤圆,一碗碗承载着同学们欢声笑语的汤圆,在寒冷的冬天散发出阵阵暖意。
冬至的说明文的作文篇2
冬至吃饺子是传统的习俗之一。
一大早,我还在梦里吃着美味的饺子,妈妈就用她那“河东狮吼”的大嗓门把我给叫了起来。我一起床便嚷着要吃饺子,却从爸爸口中得知家里只有肉馅和面粉,并没有现成的饺子。要想吃饺子,必须得自己做。“天下没有白吃的早餐”,我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包饺子吧!爸爸开始和面,妈妈讲了一个笑话:有一日,孩儿他娘在炕上缝棉被,边缝边指导闺女和面。 结果不一会儿,闺女喊道:“娘,面多了,怎么办?”“加水。”又过了一会儿,闺女又喊道:“水加了,又稀了!”“傻丫头,再加点面嘛!”于是闺女就去加面,不料面又加多了,于是娘又教导加水,结果闺女喊:“娘,还是不行,水又多啦!”娘骂道:“那你不会加面,笨蛋!”闺女分辩道:“我知道!可是盆盛不下了!” 娘大怒:“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傻丫头,要不是老娘把棉被和裤子缝到一起了,下不了坑,我非抽死你不可!”
听完了之后,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爸爸学着笑话中的女儿问:“水多了,怎么办?”我拿起一把面粉撒在了爸爸头上,说道:“加面!”顿时,爸爸的头发、眉毛全白了,成了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我“咯咯”直笑,爸爸想抓住我好好教训我一下,却因为眼镜上的面粉看不清楚,他只好去浴室清洗。妈妈接过爸爸的班,把面和好,搓成长条状,再用刀切成小块,用手按扁。现在只差最后一道工序擀饺子皮了。妈妈正准备去拿擀面杖却被爸爸抢先一步拿走了。接着爸爸便用擀面杖在我头上敲了几下。“哎哟!”我用手揉着头,心想“此仇不报非君子。”我又准备给爸爸送去我的面粉大礼,可肚子却不争气地叫了起来,正巧被妈妈听见了,她便说:“你们父女俩就别闹了。”“妈妈!”“你的肚子饿得在叫诶,你再闹它可能连叫的力气都没了。”我噘着嘴,气呼呼地站在一边看爸爸擀饺子皮。
饺子皮擀好了,下面就要包饺子了。我拿起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用筷子夹了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中央,在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它包起来。弄了半天,一个“四不像”终于包好了。再看看爸爸妈妈,他们都已经包了十几个了,每一个都是那么美,上面有些小褶皱,就像芭蕾舞演员的天鹅裙裙摆。我要爸爸教我包,可他仍对我给他撒面粉一事“怀恨在心”,不愿意教我,还不让妈妈教我。我只好继续去包我的“四不像”。
饺子终于包好了,下面就可以入锅了。饺子熟了以后,爸爸把我的“四不像”全都给了我。这明摆着是欺负我嘛,我得想个好办法把我的饺子和爸爸的换一下。有了!“爸爸,请你把醋拿来!”这次爸爸没有和我对着干,而是乖乖地起身去拿醋。我趁机吧爸爸的那碗饺子换了过来并紧紧地用双手捧着。拿来醋的爸爸见了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吃了女儿为他包的“四不像”。
冬至的说明文的作文篇3
当香味袅袅升起,灶火渐息,用那雪白的糯头粉包裹的汤圆甜滋滋地钻进我的鼻里。又是一年冬至到来。
南方的冬至没有雪花伴舞,但也异常温馨。我早早被厨房瓢盆轻撞的乐声吸收起来。妈妈正在厨房里煮着汤圆。我凑近看,手也痒痒起来。“妈,让我来,你先去休息吧。”我轻轻地接过妈妈手里的勺子。“你会吗?”妈妈有些迟疑,“相信我吧。尝试才能熟练啊。”妈妈点点头。
我皱着眉,盯着眼前一摊东西。我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汤圆,包装还带着一滴滴水珠。“是先烧水吧。”我往锅里倒水。不一会儿。那水咕噜咕噜地响起来,把我吓了一跳。我急急忙忙拆开汤圆的包装,那一丝丝凉意瞬间钻了出来。我抓起一颗汤书圆,却被上面小小的冰晶冻到手指一放。“呼。”我倒吸一口气,弯腰拾起它。妈妈听到了声响,问:“怎么了,用我来吗?”“别,我可以。“我连忙制止。
捡起那颗顽皮的小汤圆,我也适应这丝冰凉。那水还在冒着泡,我把汤圆一个个放进去。它们接连跳入水中,溅起一朵朵小水花。本在寒冷中沉睡的他们,一下子都泡起了温泉。我满意地盖上锅盖,静静等待它们。
不一会儿,锅里的汤圆像充了气一样,慢慢上浮,在水中翻游滚动。它们的外皮不再是冰渣,那细腻的表皮在雾气中显得光滑柔软,泛着闪闪的光,让人心生怜惜。我急不可待地打开锅盖,一股白气猛得涌出来。等它散去,我又凑近它们。每一颗汤圆浮出水面,挨挨挤挤地躺在水面上。他们的表面变得半透明,馅料的颜色也隐隐约约地显露出来,勾起我的食欲。我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暗暗欢喜。
可这样还不够。为了让它更加完美。我又往里面加了几块切好的姜薯。姜薯和汤圆在水里畅快地游着,散发出香气,洋溢着整个厨房。我用勺子翻动着,期待快点煮好。最后我撒了些白糖,等待汤圆的最终成果。
那一锅的汤圆咕嘟咕嘟,完成了它们的使命。我拿出几个碗,用勺子分别舀出。那汤圆滑溜溜地滑进碗里,富有弹性。我早已等不及,用勺子舀了一勺汤尝鲜。那汤暖乎乎的,直通我的胃里,咬下一口汤圆,馅料流出来,表皮富有嚼劲,杂着汤,在口中满是香甜。我招呼妈妈来尝。“呀,真棒!”妈妈一脸微笑地看着我,我的心比汤圆还甜。
汤圆固然香甜,而冬至就是这香甜最真挚的表达方式。一碗热汤圆,足以道尽千情万感。
冬至的说明文的作文篇4
每年的12月21日俗称为冬至节,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不仅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的风俗,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米团、长线面的习惯。
今年的冬至节又到了,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去年在导员家过的冬至节。去年的冬至节也是那么冷的天,刚好那天我们休息,导员就邀请我们几个家在外地的同学去她家过节吃饭,一起窢敞促缎讵等存劝担滑过节。我去到导员家的时候是下午五点左右。一进门,一股股香气扑鼻而来,全身也感觉暖和了不少。轻车熟路,换好鞋子,班长在厨房忙碌中,小张已经在辅导导员的儿子写作业了。我跟导员说:“刘姐,我来了,今天做什么好菜?”刘导员在灶台上忙乎着,不见回头只见声音:“把青菜洗了,各种配菜、配料弄好,其他不用管,等着吃饭就行。”“好的,很快完成任务。”话我还没有说完就麻利的去干我的活了。配菜还蛮多的,葱姜蒜,香菇,茄子,菜花。不一会我就把要洗的菜洗好,整齐归类,放一边给班长备用。我站在厨房门口,还没有吃口水都被一阵阵的“香气”勾引出来了。我们刘姐的厨艺不是吹的,今晚有口福啦。
六点整,准备开饭,人马也到齐了,有豆,小张,小文……好多同学,以及导员和她儿子,还有我,整整一桌人。各位食友,现在有我揭晓今晚有什么丰富的菜肴:首先来一锅金华火腿排骨红枣汤,滋补又暖暖胃;之后是梅菜丁扣肉,香气逼人,肥而不腻;接着红油肚丝,好看又好吃;跟着青椒掌中宝,又辣又脆口;不要以为就这几样已经让你垂涎三尺了,还有茄子煲、卤猪脚、清蒸鲈鱼、酸梅姜丝鸭、手撕牛肉、白切鸡、青龙过江——爆炒菜花。可以说是集天上飞的(鸡鸭),水里游的(鲈鱼),陆上跑的(猪牛)和地上种的(茄子、菜花),水陆空三军都有了,每一样菜都是色香味俱全啊!满满一桌菜,光是看就馋死人了。就坐完毕,导员举杯说“大家举杯,共度冬至啊!随意吃。”“刘姐辛苦了,大家一起吃!”碰杯完,大家都在“埋头苦干”了。美味面前,谁能无动于衷?吃了再说!
我要吃猪肚丝,真可口;我要吃鲈鱼,真甜美;我要吃扣肉,真爽!就在我吃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导员的儿子小朱大声说:“大家看廖哥哥吃都满嘴都是油,嘴角还有颗米饭呢!”大家看着他的吃相哈哈大笑起来。得在美味面前,还是要注意吃形象的。不过,这菜真好吃!
这个冬至让我们吃得开心,回味无穷。
冬至的说明文的作文篇5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每年冬至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又称“冬节”,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在我们温州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前一晚,家家户户都要围坐一起,用双手搓汤圆叫“冬节圆”,象征团圆。 冬至早上要吃汤圆,吃过“冬节圆”后,你就又大一岁了。所以,你要是问一个温州人今年多大了,他告诉你吃了汤圆就几岁了,你可别感到奇怪。因为别的地方都是在正月十五吃汤圆的,过了除夕才大一岁的。听妈妈说,她小时候最怕自己冬至没汤圆吃而长不大。真好笑呀!